「本文来源:大众日报」
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高楼林立、住宅集中、服务产业聚集,常住人口约31.5万人,其中,外来人口约18.8万人的区域里,房屋租赁需求之旺盛可想而知。而群租、群居引发的治安、环境、安全、生活扰民问题接连不断,群众要求治理的意愿十分强烈。针对群租房出现多头监管却难以治理的局面,金家岭街道强化政治担当、积极主动作为,摸索出一条适合辖区实情的群租房治理新路子,通过梳理问题、对症下药、建章立制三步走,消除因群租产生的各类问题,形成长效治理机制。
把脉会诊梳理问题
从外观来看,群租房与普通住宅房屋并无差异。不过,房门打开后,里面却另有乾坤。隔板一立,群租客们便有了自己的“家”,走进一套百余平方米的三居室,通过鸽笼式的改造,全部摆满上下铺床,竟然能住下20多人……群租客们一脚踏进了城市,另一只脚却悬在空中,不知道该落在哪里。
在常住居民看来,群租的主要问题是“脏、乱、差”:当大量租客使用楼内设施时,诸如下水道堵塞的事情时有发生,有时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招来蟑螂,使群租总给人留下“脏”的印象;群租房进进出出,人数多,早出晚归易产生噪音,让人觉得“乱”;同时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。
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,金家岭街道给出的对策是“把脉会诊”。疫情期间,针对群租房人员居住集中,外来人员居多,疫情防控掌控难的实际,街道主动靠前一步,按照“依法依规、属地为主、行业联动、联合整治”的原则,发挥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道”机制优势,联合区住建局、消防大队、公安派出所等多个职能部门,并邀请律师参与,对群租房相关问题进行“把脉会诊”。顺沿群租房问题链条,从群租房的认定入手,形成摸排、检查、约谈、整治、宣传一套工作机制,梳理群租房投诉相关热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探讨解决路径。
对症下药攻克难点
既然知道病症所在,接下来就是根据“会诊”结果对症下药。“我们研究制定了内容涵盖消防隐患、公共安全、房屋信息、房主信息、租户信息的《出租房屋信息登记表》及《致群租房人员的一封信》,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。”街道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。同时,街道发动网格力量,建立完善一户一档的群租房基础台账,做到房屋底数清、房屋结构清、居住人员清、安全隐患清,同时,重点标记人员居住密集、安全隐患较大的出租户,将其全部纳入网格监管。
制定群租房管控处置流程,联合整治、多方疏导、分级推进,形成群租房闭环治理工作模式,以消除群租隐患。在社区成立由社区“两委”、安全员、网格员、物业工作人员组成的群租房整治约谈小组,对排查出的存在安全隐患的群租房,由约谈小组对房屋业主和租户双方实地下达《社区群租房整改通知书》,社区整治约谈小组入户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。
对问题比较突出的群租房,则由管区牵头,组织派出所、执法中队、应急办、物业中心、综合治理中心等力量联合约谈,依法依规提出整改要求,下达整改通知书,由管区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评估,对验收评估符合整改要求的,做好登记备案。
面对“三合一”场所和经管区督促仍不整改的群租房,街道发起“吹哨”,邀请部门参加,共同研究处置措施,实施联合执法。区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,分别下达整改意见,督促整改落实。街道全程记录并留存资料备案。实施联合集中执法,打破了以往群租房治理“九龙治水”的局面。
“五位一体”长治久安
整治群租最大的问题就是“易复发”,如何保证群租房治理的长治久安,就需要花费一番脑筋。金家岭街道制定了“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的长效机制,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、小区物业、业委会、居民楼长、网格员“五位一体”作用,建立居民小区自我巡查、自我发现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、自我整改的工作机制,形成居民自治和联合共治的有机结合。
将工作重心转到日常性管理上,通过社区专职网格员、楼长、物业公司等常态化的日常巡查,加强小区出入管理,履行好发现、劝阻、制止、报告责任,及时发现和制止“群租”行为,实现源头管控。
截至目前,累计排查群租房1368户,整改隐患194处。
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梁帅帅 报道)
编辑者:admin
分享到: